2024《 喃喃 》

 

《喃喃》:青少年共創X公車漫遊X紀錄劇場,顛覆城市舞台的劇場新體驗

青春與城市交織,劇場突破邊界
在這個快速流動的城市中,無數的故事、思緒與感受交織其中,這些瞬間的景象、聲音、心跳與喃喃自語,總在不經意間悄然流逝。《喃喃》是一場創新的公車漫遊劇場,將青少年的視角與紀錄劇場形式結合,打破傳統舞台的框架,帶領觀眾走進城市的每一角落,聆聽屬於青春的故事。

這次特別企劃是為了慶祝臺南文化中心館慶40週年,同時也為「青少年扮戲計畫」的10週年紀念而呈現,延續2023年臺南藝術節中廣受好評的《Hello Halo食飽未!》,影響‧新劇場再度攜手青少年,共同創作這場獨特的公車漫遊劇場,將青春的奇思幻想與日常的城市景觀融合。

紀錄劇場:從日常到虛構,探索青春的聲音與故事
《喃喃》以紀錄劇場的創作模式,邀請青少年參與共創,運用他們的觀察與感受,將身邊的城市故事與青春的心情轉化為舞台劇情。在這場公車漫遊中,觀眾將近距離地感受到劇場與生活的交融,穿梭於城市的每個角落,聽見來自年輕人的叨叨絮絮,體會他們的心聲、幻想與掙扎。

公車,作為一個日常卻充滿流動感的空間,成為舞台的延伸,將劇情與現實生活接軌。觀眾不僅是劇場的旁觀者,更是這場城市冒險的參與者,隨著劇情的發展,與青少年一同探索屬於他們的青春故事。

共創劇場:打破界限,展現青春力量
《喃喃》不僅是一場戲劇表演,更是一個共創的過程,將青少年的想法、創意與故事融入其中,並以他們的視角來書寫這座城市。在這個過程中,觀眾將見證年輕一代如何用自己的方式與世界對話,挑戰傳統劇場的界限,創造屬於自己的舞台。

這場劇場不僅是關於青春的故事,更是關於夢想、探索與自我發現。青少年的視角讓我們重新思考日常生活的每一個瞬間,聆聽他們心中那些尚未說出口的故事,讓每一個喃喃自語都成為一個值得關注的旋律。

觀眾回饋 : 

  • 覺得十分驚艷!尤其是在通訊設備,還有實際場域轉換的過程,覺得非常喜歡。
  • 我覺得非常厲害,互動感前所未見,非常用心,這場表演十分值得觀賞。我猜是在描述一個高中生對於自己生活的苦惱與人生的反思,她最後放過了自己,讓自己活在當下。
  • 公車漫遊的形式讓沿途風景很美有很特別體驗感,有別於待在劇場裡一成不變的場所,有趣 ! 下午這個時間段的演出真的選得很好一百分,配上夕陽感傷的話語一整個大加分!
  • 在故事的許多關鍵點音效、台詞、表演、窗外的影像配合的十分的完美!尤其是黃金海岸那一段景色從樹林、海岸、夕陽下的人們、最後下車,配合了故事的尾聲釋懷,是個非常深刻的結尾。
  • 身為一個時常搭公車的臺南人,這是一次很特別的搭公車旅程,原來一趟公車之旅可以結合這麼多感官體驗。
  • 非常感動。我常常覺得現在高中生是個很知道自己要什麼的一群人,感謝劇團給予這樣的平台與空間讓他們說話。
  • 演員與觀眾的互動,很突然但也充滿驚喜,演員帶動了車內歡快的氣氛。
  • 非常特別,每一站都有演員上下車,是日常,也是人生。
  • 我覺得前面真的很像平時在坐公車的感覺,App的呈現很酷,上車前會猜想App會做什麼,結果運用的很加分,蠻流暢很有帶入感,歌也很好聽。
🚌演製團隊
影響.新劇場
臺南文化中心館慶策展人:周伶芝
臺南藝術節策展人:耿一偉
藝術總監:呂毅新
戲劇構作:曾冠菱
動作指導:李佩珊
音樂設計:呂毅倫
服裝設計:黃稚揚
舞台設計:陳勁廷
主視覺設計:王穎儀
影像設計:蘇章旭、陳昭亦、昭旭創意工作室
程式開發設計製作:柯特資訊多媒體有限公司
共同創作:陳子與、羅予杏、吳逸軒、魏可勛、聶禎怡、陳昀彤、呂毅新
文本書寫:呂毅新、聶禎怡、陳昀彤
宣傳企劃執行:吳亭妤、王立宇、邱伊辰、陳煜琇、魏可勛
演出創作:陳子與、張皓婷、鄭紀婷、楊則謙、陳楚芸、陳壹萱、許為雅、王立宇、洪宇翔、郭庭均、陳君溦、羅予杏、張睿恩(依出場序)
駕駛長:杜孟軒
服裝設計助理:王姿淳
妝髮執行:陳豐慧
劇照拍攝演員:林家均、許諺璥、沈俞妏、溫翎禎、鄭紀婷、李承佑
製作人:呂毅新
製作經理:呂毅倫
技術統籌、舞台監督:呂政達
前台經理:趙芸
票務:蔡美娟
執行製作:魏可勛
專案執行:吳逸軒
交通執行:吳亭妤、吳逸軒、顏嘉宏
舞台執行:陳雅琳、羅惟寬、陳昀彤、魏可勛
前台執行:楊竺軒、張簡嘉怜、李承祐、吳庭淇、李淑敏、聶禎怡
舞台製作協力:方韻綾、王穎儀、趙芸、吳庭淇、魏可勛
宣傳影片製作:魏可勛、吳亭妤
劇照拍攝:王穎儀、吳亭妤
遊戲繪圖設計:王立宇、彭楷棋
指導單位:文化部、臺南市政府
主辦單位:臺南市政府文化局、財團法人台南市文化基金會
共同主辦單位:影響.新劇場
協辦單位:臺南市公共運輸處、三地集團、府城汽車客運股份有限公司
特別感謝:雙毅技術-盧家手機維修工作室、健丞科技有限公司